朝堂上。
“朕说的办法,诸位大臣觉得如何?”
大殿之下。
众大臣议论纷纷。
“这修水渠引水入淮河,既可以解决江淮地区的涨水问题,又可以提高漕运。”
“这法子的确精妙无双。”
“不错!”
“还是陛下英明神武,短短时间内,竟然想到如此妥帖的办法,实在叫老臣佩服!”
“陛下圣明!”
朝堂上,众多大臣一顿马屁拍下去,拍得朱元璋眉开眼笑。
做臣子的拍皇帝马屁,这是必然会做的。
可这次,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这的确并不是纯拍马屁。
就连朝堂上第一难搞的叶巨伯,时常跟皇帝唱反调的,此刻都说不出话来。
实在是这办法无可挑剔。
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朱元璋还是头次,这么愉快地参完了整场早朝。
直到下朝后,朱元璋的嘴角高高翘起,太子朱标见状,顺便将陈平画的工程图送上。
朱元璋惊讶于这水利工程防图的细致。
“父皇,这是我从四弟那要来的,您看看。”
“没想到,这陈平看起来吊儿郎当,却是个再细致不过的人。”
太子朱标伴驾在侧,此刻一边走,一边细细讲解。
虽然朱元璋很不情愿,但他不得不承认,这陈平的确有些不凡的本事。
就连水利图,竟然都画得如此精细!
趁着朱元璋沉默,朱标趁热打铁,道:“父亲,今日不妨再去听听,看看四弟与那陈平如何论的。”
昨日那陈平可给朱棣留了课业,那内容也是朱元璋感兴趣的。
朱标就更是了。
他一向对能多长见识的事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