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诛心,也不过如此啊!人家柳敏刚刚帮你扫荡完关中的寺庙,得的钱货都还没来得及花回去,就趁着人家被针对而逼其对乡土下手。
“这件事,我的确是有参言建策。盐政关乎民生,朝廷立治以来却乏于管束……”
李泰先说了一番套话,然后才又讲起了他的具体思路。
盐引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从食盐的生产到销售进行一体化的规范管理。
短期来看,并不直接伤害这些产盐家的利益,甚至由于盐引销路的规定,可以借助霸府的力量将食盐更加便捷、安全的销售出去。
但从长远来看,就是把利益的分配权拱手出让给霸府,生产规模、销售路线以及产品的定价权,统统不再归属地方豪族所有。
要搞这种触及根本的规范改革,现在的柳敏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的选择。
首先他出身河东名门,乡土势力与威望巨大,由其主持改革,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河东人的抵触与反对。其次作为资深的从业人员,也能比其他人更清楚当中的细节与漏洞。最后柳敏本身的处境堪忧,对霸府的依附度加强,势必会更加的用心于事。
这件事虽然是给河东盐业整体套上一个枷锁,但却并不是短视的竭泽而渔,柳敏作为主持此事的官员,背靠整个行台霸府,对乡土势力调度分配的能量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老实说李泰都非常羡慕柳敏,他能获得这项任命也实在是不折不扣的因祸得福,起码霸府把这件事交给他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拒绝。只可惜,他并不是河东人士,这美差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的头上来。
柳敏原本还以为大行台改革盐政,是为了把盐利从河东人家手中收归台府的零和博弈,因此得此任命的时候也是忧心忡忡,担心做的不好就见恶于台府,力度太大又不容于乡土,最后可能会落得两面都不讨好、名实俱毁的下场。
可在听完李泰的解释后,他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脸上颓气一扫,抱拳向台府方向一脸感慨道:“前使失职,更惹祸于身,本以为丑劣难用,却没想到大行台更以重任加身,实在是让我惶恐惭愧啊!”
他又转望向李泰道:“更难得伯山你向大行台进此益国惠众的良谋,我借你进言之功,得此授用,一定诚心尽力的推行,务求官民两便,绝不辜负伯山你的智慧仁策!”
所以说人终究还是得学会自我开解,李泰觉得柳敏是应该能够看到盐引改革内里的深远图谋,但他却绝口不提、只是诸多夸赞,骗过了自己之后,出卖乡土资源的心理负担就会小上许多。
他自然不会戳穿柳敏的自我安慰,在知柳敏得任盐政主官推行改革后,便觉得彼此间还可以更加强一下合作,于是便又微笑道:“兄若不急去,稍后我将共诸乡士聚会议事,请兄列席为我壮势。”
德被乡里
午后时分,商原又是车马云集,来自左近乡里的众乡士们一边打着招呼互相寒暄,一边往庄园内走去。
等到多数与会群众进入庄园正堂坐定,李泰和柳敏才在诸帐内甲士们簇拥下走入堂中,摆手回应着起身相迎的众乡士,间或停下来与当中几位德高望重的乡士耆老对话几句。
他走到主人席位站定,又向众人介绍了一下柳敏,然后才示意众人各自落座,又笑语说道:“忙碌竟年,岁终有闲,本该就乡访问诸位善长贤翁。唯诸乡亲皆惠我良多、德被乡里,若逐一就户访问,难免先后有差,恐诸位怨我厚此薄彼,且作无赖之状,斗胆具席户中,恳请诸位包容我年少轻狂,共此欢聚一堂!”
众人听到这话,也都笑语感谢李泰盛情邀请,一时间可谓其乐融融。
今日接受邀请的,主要是最早参加龙首渠事的渠盟元老们。从去年李泰首倡此事,历经一年的时间,龙首渠终于在不久前全线疏通,今天这场聚会也算是一个庆功会。
“今日乡里群贤齐聚堂中,我不以齿长德高而称,只因诸位乡贤耆老推举领事,忝为渠主。日前渠事竣工,幸在没有辜负乡亲厚望。论功则共事群众俱有,乡声则我一人独拥,实在受之有愧,不敢一人独美。”
说话间,李泰向堂下招招手,便有部曲搬上来一面硕大的铜匾,匾上写着“德被乡里”四个大字。
李泰站起身来,指着这铜匾笑语说道:“广采乡声,聚此四字,张扬渠盟德义事迹。渠事虽已了结,但乡义不该就此散去。我受朝廷使命都水关西,且借此声贺此盟会。”
众人听到这话,也都起身鼓掌喝彩、很是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