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 第183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183节(第1页)

虽然大行台和独孤信之间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并不会宣扬到人尽皆知。而且武人们对于政治上的纠纷本就不算敏感、或者说短视,只要可以谋求到一个机会可以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别的都不会计较太细。

见到李泰登门,独孤信家奴们自是不敢怠慢,直接将其引入中堂。

堂上宾客七八人,见到李泰行入,彼此间的对话便都停止下来,有几个官爵不及李泰的还忙不迭避席起身。

“伯山到这里来,且先见过户中几位至交。”

独孤信抬臂对李泰招手,示意他到近前来,然后逐一向其引见席中几位宾客,李泰也都一一见礼。

“李散骑时名早有耳闻,往或匆匆有见,只是未暇驻足细睹,今日再观,不得不佩服河内公慧眼识金。如此英俊少壮,岂能错过啊,我今已有将欲扼腕之感!”

坐在主宾席中的是一名元氏宗王,独孤信介绍起来自然不会直言其名,元家宗室又是杂多,李泰也懒得再作细想,只是微笑作揖多谢大王谬赞。

其他客人们也都对李泰多有恭维,态度远比在外单独遇见时热情殷勤得多。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虚伪客套,一名敬立于末席、年纪瞧着三十上下的青年武官从李泰入堂伊始便认真打量着他。

等到李泰视线望来,不待独孤信相作引见,此人便大步迈入堂中,对着李泰长作一揖,然后便大声做起了自我介绍:“某名贺若敦,之前李大都督受辟台府时便曾有见,当时大都督唯风采惹人,事迹却未称异。

不久离府转戍河防,没想到短年之内大都督声誉已经鹊起府中。如今逢此堂中,大都督声位俱已远超末将,使人有感虚度光阴,惭愧惭愧!”

对于刚刚认识的人来说,这样一番话实在谈不上有礼貌,恭维不是恭维、谦虚不是谦虚,只是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咱俩很熟吗?怎么啥话都往外喷。

但也幸在这家伙张嘴就先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故而李泰听完后倒也没有多感意外,只是感慨这大嘴巴明显不是一时的症状。老子刚入台府时只是一个小白脸、样子货,这用得着你来提醒?

“贺若郎心口一体、率真坦诚,更兼勇猛坚强、胆气雄壮,伯山你能让他相望自惭,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

独孤信还有点担心李泰年轻气盛、可能受不了贺若敦的口无遮拦,于是便入前一步微笑说道,但很快便要后悔自己插这话做什么!

李泰还没来得及答话,贺若敦便又开口说道:“诚如河内公所言,末将虽非世道名流、国之重臣,但寻常俗类也未可令我心折。

李大都督自非徒具虚名的俗类,余者事迹不言,单只去年白水阅场部曲列阵演武、抓擒中山公于阵中,便让人敬佩不已!

末将只憾当时身未能至,否则必自请缨追从大都督同场作战。兵者大凶,动辄生死,如中山公之类未以知兵见著于时,所趁无非起事于先,恃此资望傲凌少壮,此类徒具虚名者荣养于户则可,若使将兵,实在是……”

“久未相见,贺若郎怎么酒量已经不如当年?还是我堂中所供酒水不美,让你急吐醉言?”

独孤信一把拉回了李泰,又抬手将贺若敦按回席位中坐定下来,嘴里打着哈哈召来仆人训斥两句,并下令将日前禁中所赐御酒取来以供宾客畅饮。

李泰落座于独孤信席侧临时加设的空席中,却还忍不住打量了贺若敦两眼,见其神情似乎仍有些意犹未尽,不由得大叹好好一个人,怎么就偏偏长了一张嘴?这家伙还没被人打死,属实是因为他自己还挺能打啊。

李泰自以为自己就挺招人恨了,但在见到贺若敦这个专业t之后,才总算感受到什么叫仇恨拉的稳,能跟他做朋友的,人品能力如何且不论,起码这涵养是个硬指标。

李泰倒是挺想在这方面挑战一下自己,虽然这贺若敦嘴是真的臭,但他儿子也是真的香,于是在坐定下来后,也借着寒暄打听一下贺若敦目下家庭情况如何,得知他大统九年受邙山战败之类曾一度解职归家,虽然官场失意但家庭生活却和睦起来,到了

心思神往

独孤信家中访客络绎不绝,大多数都是由家将幕僚在前堂接待,但也有身份不俗、需要引入中堂由主人亲自招待者。

所以这中堂宴席一旦摆开,顿时便成了流水席,宾客们出出入入、随来随走,从上午到傍晚已经换了好几茬,甚至就连独孤信和李泰都交替着离席退出活动醒酒。

但唯独有一个客人坐的最是稳当,就是大嘴巴贺若敦,面前食案上的酒菜都换了好几拨,却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不曾离开。

李泰见到贺若敦如此,也不由得暗暗叹息,时下自非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太平盛世,贺若敦这样的勇将无疑是最宝贵的人才,且也并非寂寂无名之类,就连大行台都深知其人勇武,却仍然还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可见嘴臭对一个人前途的影响。

李泰自己当然也不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家伙,单单一个考成法就得罪了大多数的台府幕僚,但他做事既有前瞻性又有系统系,故而可以不必理会同僚们对他感官如何,因为随时可以开辟新的事业领域而不必受人掣肘。

但贺若敦显然没有这样的禀赋,就算宇文泰爱其勇武要作提拔,起码也得其人有确凿之功,否则就算是提拔上来了,也只是一个不能服众的侫幸之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