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是谁 > 北朝帝业 第6节(第2页)

北朝帝业 第6节(第2页)

“舅父北返后便安居乡里,只是常憾当年辅佐使君时未能尽善。”

客套话李泰张口就来,贺拔胜所言这段经历他并不熟悉,但知道贺拔胜大约在那段时间投降了南梁,想来不是什么好的回忆。

贺拔胜听到这话,神情中闪过一丝怅惘,继而叹息道:“时也命也,他不怨我固执狭隘就好,但今尚能两处安好,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陇西李氏不愧天下名门,故旧无数,你两位居然还有这样的牵连瓜葛。贺拔兄,之前你着我引见的时候可没言及这一层。怎么,也是见才心喜,想要入我帐里夺人?李郎虽少,才笔俱壮,我是不舍得放走他!”

若干惠听这两人叙旧,便在一边笑语道,又指着李泰说道:“前事再说,大行台使我出治秦州,但我部伍实在良才匮乏,李郎愿不愿意与我同行?”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动。

他之前不愿意追从若干惠,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太靠近西魏皇帝这个尴尬人物,没想到转头若干惠就从领军将军迁任秦州刺史。

秦州地处陇右,也算是陇西李氏的乡土范围。

邙山新败,眼下的关中明显的人事敏感,李泰若追从前往,既能免于涉足这复杂的人事纠纷中来,在若干惠这个刺史的照拂下,还能专注经营乡土人事,倒也算是一个好去处。

李泰尚自沉吟权衡,贺拔胜却已经开口,指着若干惠笑骂道:“你一个北镇老兵,居然也懂得收抚贤良。只不过,李郎他虽然名族慧才,终究年少,委居郡县佐贰,善治不能增光,恶治则败坏家声。这件事,不要再提。他家君祸福未知,怕也没心情同你共赴外州。”

李泰没想到贺拔胜越俎代庖的替自己拒绝招揽,他倒没有什么固执的门阀观念、认为郡县佐贰是浊官,可贺拔胜所说的

生聚关西

“若干惠保真是口惠而实不至,作言赏识,赠送却是寒酸。”

离开军营后,贺拔胜看了一眼李泰那毛色杂乱的坐骑,便笑语说道。

李泰对贺拔胜交浅言深的态度还有几分狐疑,闻言后只说道:“巨寇未除,人物都需极尽其力。伯山既非阵列讨贼的国之勇士,纵有良驹,也只是闲置。若干将军材力量用,也非刻意薄我。”

贺拔胜听到李泰这么说,便又笑了笑:“不愧是卢叔虎甥子,言行做派也颇似你舅。”

贺拔胜并其部曲亲兵们倒是人人有马,李泰那三十多名部曲随从则就只能步行。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时辰,才抵达洛水西岸一处渡口。

“你们且用别船,我与李郎共渡。”

贺拔胜示意几名亲兵登船摆渡,自己则与李泰入船坐定。

船只离开渡口后,贺拔胜便望着李泰微笑道:“之前在若干惠保帐内,有无怨我阻你前程?”

“怎么会?伯山才性幼拙,况大人安危未知……”

事已至此,李泰当然不会说他的确一度动心,只将之前的理由又讲一遍。

“你家君事迹,旧年卢叔虎常有提及,河阴大祸尚且不能害他,虎牢之失也只是小厄而已。东贼侯景已经抄得高仲密家眷,唯你家君不知所踪,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贺拔胜所言河阴大祸,就是十几年前发生的河阴之变,尔朱荣率军入朝,大杀在朝公卿世族一两千人。

陇西李氏作为北魏时期的门阀士族,在此事件中也是死伤惨重。李泰这前身的父亲李晓,因为官袍被老鼠咬坏,河阴之变的当天没有参加,因而幸免于难,同族兄弟们则大多遇害。

在前身的记忆中,经历河阴之变后,父亲李晓有感政治斗争的残酷,自此隐居乡里,不再热衷政治钻营。就连这次被高仲密征辟为幕僚,也是受到了高仲密的胁迫。

他们父子并未注官历于东魏朝廷,虎牢城破、父亲却不知所踪,大概是担心若被抓捕罪实、连累亲党,所以遁逃隐没,又或者已经死在乱军之中。

“我也祈盼苍天垂怜,大人能够继续免于灾祸。但骨肉别离,终究是痛……”

李泰言及此节,也不免伤情外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