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衣冠正伦txt百度网盘 > 北朝帝业 第46节(第3页)

北朝帝业 第46节(第3页)

他这里正自腹诽宇文泰遇到老兄弟犯事就和稀泥,谒者又匆匆来到他面前说道:“大行台着高平男登堂入见。”

听到这话,李泰连忙收起心情,低头拉了拉衣服。大约西魏大臣们多数都有将军肚,他这新官袍便也前腹宽大,兜在腰带上有些不雅观。

偌大厅堂里只有十几名侍者卫官站立着,显得有些空旷。谒者径直将李泰引入旁边的一间耳室门前,先入内通报一声,旋即便出门向李泰点了点头。

李泰见状后便趋行入内,视线快速一扫,见房间里除了高坐于上的宇文泰,在席还有三员。他也不敢细作打量,连忙入前作拜:“臣高平县男伯山,叩见丞相、大行台。”

“免礼吧,先入席坐,稍后论你。”

宇文泰仍穿着朝参时的礼服,垂眼看了看李泰,便抬手说了一声,接着便继续低头批阅案卷。

李泰心情多少有些忐忑,闻言后便退行坐入房中最末尾的一席,坐定后便察觉房中正有一道视线一直注视着自己,抬眼去瞧,便发现苏绰那炯炯有神的视线。

李泰认识苏绰,还是早前在若干惠府上远远见过一面,见状后便连忙颔首抱拳致意,却发现苏绰比自己之前所见要瘦的多。

他记得再过大约两年,这位宇文泰霸府最重要的幕僚便会积劳成疾而死,此时见到苏绰已经瘦得有点脱形,也能想象过去大半年苏绰是承担了怎样繁重的政治任务。

李泰心里顿时更有决断,绝不能被宇文泰当牛役使,别的卢没当成,先被西魏的政务给累死。

房间中另外两人也在好奇打量着李泰,直到宇文泰开口垂询才收回视线,认真作答。

听他们一番对话,李泰才知在席两人分别为原岐州刺史郑道邕与司农少卿薛善,郑道邕新迁雍州长史,薛善则领岐州刺史,宇文泰召见向他们交代新一年的州务重点。

李泰在席又等了一刻多钟,宇文泰才把正事交代完毕,也没让他们三人退出,只抬手指了指李泰道:“三位皆事国良臣,今向你们介绍一位曾寂于野的名门少俊。李伯山,到近席来坐!我举你入朝,可不是为的让你不群于众。”

得此伯山

听到宇文泰这么说,李泰心里竟不由得生出几分受宠若惊之感,连忙起身往近席移去。

“臣惶惶少愚,谋身乏计、趋义无献,幸丞相海纳包容、厚赐生机,赞赏受之有愧、羞不敢当!”

他先向宇文泰长施一礼,又向在座三人各自作揖,然后才在苏绰的抬手示意下就坐他身旁一席,同时对苏绰颇显热情的态度暗生警惕,你自己被领导pua,难道想拉我当垫背?

“少年需盛意气,不必循俗谦虚。我既于此驾驭群雄,难道没有识人之明?李伯山之前虽隐草野,但却并不自弃,巧营事业多有可观,值得大作宣扬!”

宇文泰张口便对李泰不吝夸赞,又望着郑道邕笑语道:“郑卿知否前岁考评因何错失首优?原因正在此员啊!”

郑道邕听到这话,神情便有些尴尬。他大统五年担任岐州刺史,连续数年都是西朝考绩最优,恰恰在将行黜陟的这最后一年被向来不以政治著称的京兆尹崔訦拔了头筹,心情自是颇为郁闷。

虽然他所就任的雍州因刺史王勇不通政治,他这个长史就等同于刺史,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此时听到大行台说崔訦是在眼前这少年的帮助下才政绩大涨,郑道邕顿时也对李泰生出了极大的好奇心。

苏绰一直在观察着李泰,趁此间隙便忍不住开口说道:“请问李郎,你所作书体学自谁家?”

“河阴祸后,家君有感世道艰难、正气逢衰,率诸亲党隐于东州清河郡。伯山少来鲜见人世风云,所学俱因家传,却又好弓马、拙学术,户中顽劣,贻笑方家。”

李泰连忙回答道,他是不知道自己这书法早在大半年前就被苏绰关注到,心里还在担心会被召入大行台担任文吏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