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无防盗衣冠正伦TXT > 北朝帝业 第75节(第3页)

北朝帝业 第75节(第3页)

庄园的土地倒是基本开荒完毕,且已经收割了一批生长周期不长的杂菽,因为土地久荒且乏水源灌溉,未来一两年里基本也只能保持轮耕养田的状态。

而且由于这里收容了近千贺拔胜的部曲,且多老弱妇孺,正当壮年的劳动力占比不多,单凭庄园本身的微薄收入,并不足以维持收支平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进行持续的补贴。

“龙首原钉子户不好当啊!”

李泰将庄园计簿翻阅一遍,又听于此掌事的家人李孝勇详细讲解了一下庄园现状,心里便忍不住叹息一声。

他见庄园里已经搭建起几座烧陶的土窑,且晾晒着不少的佛像造胚,便忍不住皱眉道:“诸种事业可选,为什么偏偏造此浊事?”

李孝勇闻言后便苦笑一声:“地贫难以丰收,造工补贴的话,左近豪强权贵各家都有精巧工艺,外求实在不多。反倒是这些陶像,左近寺宇需求甚大,哪怕造艺粗劣,也能长作长有。”

说话间,他又讲了讲京畿周边市场交易的需求现状。无论官方民间都崇佛风盛,许多寺庙本身产能都跟不上,需要在外采购这些陶制佛像再高价卖给信众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李泰了解这些后也颇感无奈,长安市场交易虽然繁荣,但商贸环境也基本稳定,如果没有特别的工艺和产品,也难在这市场上掀起什么风浪。

他在长安的势力和影响都不大,也不打算近期就将商原庄的一些产业挪到这里经营,真要被人攻入庄园夺走工人工艺都无处追查报复。

表哥崔訦虽然任职京兆尹,但长安最不缺的就是高官权贵,他顶多也只能提供有限的关照,做不到全方位的照顾周全。

“若非阿郎厌极此类秽业,我都想在庄上捐造一座寺庙,礼请几位沙门居此主持,招揽信众。这些陶像现在卖出,十件也换不来一匹布,可若由寺庙传法布施,利差十倍都不止!”

李孝勇又摇头叹息道,为不能经营这条财路感到遗憾。

李泰听到这话,倒也略感意动,干不过就加入也是一种智慧,可一想到未来如果混大了,龙首原还得长住,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短利沾染晦气。

他也不是看不起佛教,但今沙门的确是混乱污秽,连基本的教义传承都乏,哪怕后世一些佛理精深的道德之士也不敢说这一时期的沙门都是什么好玩意儿。

世道混乱多年,王朝权威不高,民间伦理崩溃,这也是沙门能够大行于世的重要原因。

五胡次

以礼相待

崔家大宅里,崔訦已经前往官署办公,但崔谦却在家里。

“阿磐,你这小子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如今朝中议论你的人可是不少,你为大行台编制的台府考成之法构思惊艳,朝野许多人都在感慨大行台又收纳一员贤良才士啊!”

崔谦见到李泰便指着他笑语道,也为李泰能够得到大行台的赏识而高兴。

李泰闻言后便笑笑,称他才士可能有,但若说贤良则就有点虚夸了。

如今的西魏朝廷仍然不乏拥趸,他搞的那个考成法对朝廷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只是加强霸府的权威。朝廷之中自然不会欣赏,说宇文泰又搞到一名助纣为虐的干将倒是更可信。

彼此略作寒暄,李泰便讲起李虎邀见他的事情,李穆的前事自然也一言带过。

“把陇西公的书信给我看一看。”

崔谦在听完后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先将李虎的来信浏览一番,然后又沉吟片刻才开口道:“陇西公邀见阿磐,应该不是为的门户内事。他是北镇元老、自有存立之本,我等门户虚荣补之有限,无谓胁迫结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