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将领请战主要还是针对河洛地区,希望能够趁着东魏内乱、自顾不暇之际举兵东征,收复之前邙山之战所丢弃的河洛领土。
但是对于侯景的请降与请援,他们则就乏甚热情,甚至都没有效的接收到这一讯息,也就谈不上信任与否的问题。
毕竟霸府中军新创,在这过程中李泰更一路建功立业,从区区一介白身被提拔为如今的骠骑开府与中军四面大都督之一。这些同样统率中军人马的督将们当然也想检验一下队伍的战斗力,趁着东魏内乱之际创建功勋。
但是这些新上任的督将们虽然好战请战,在场其他人却有着不同的态度与看法。
于谨、李弼等资历深厚的大将并未急于表态,长孙俭等台府属官们则连忙发声劝阻,他们也并不是厌战怯战,而是台府如今的财政储蓄完全不支持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在这种局势尚不明朗,战争进程和结果都难预料的情况下,贸然发起战事更是非常的危险。
原本这些问题本不需要告知在场众督将们,但长孙俭等人也担心大行台受众将请战热切的鼓动下而头脑发热,从而产生什么过于冒进的想法,只能将台府各种物资储蓄告急的现状桩桩件件历数下来,就仿佛一盆盆冷水兜头兜面的浇向众人,也让堂中气氛肉眼可见的冷却下来。
正在这时候,又有一名督将站起身来说道:“去年李大都督引兵渡河,直袭晋阳,出击之前府中也并未拨给太多物资给养。以战养战、因粮于敌的兵法,我等也都识得,但使大军冲进河洛,又何患无粮可食……”
宇文泰本来还在犹豫,听到这话后顿时下定决心不能急于入场,高欢病逝、侯景反叛本来是大喜,结果他们指使一群穷兵跑去河洛烧杀抢掠,这不是逼着河南百姓往对面投靠?还特么因粮于敌,谁是敌人?你这家伙是对面派来搞统战的吧!
“今日事暂告诸位,东贼已经渐露势穷之态,大统可期。但事未克定之前,仍需各自谨守所事,安待使令、不得松懈!”
人员越多便越不好形成一个共识决定,宇文泰召集群众入此也是难以按捺、要与群众分享这一好消息,至于真正的决定,当然是共心腹肱骨们关起门来继续深入讨论。
所以在将消息公布完毕后,他便示意众人各归职守,至于参加接下来会议的则就先去别堂等候。当见到李泰还在席中左右张望时,他便抬手道:“还不快与长乐公同出!”
厉兵秣马
台府别堂中人员大大缩减,但资历与功勋却都硬挺得很。李泰都已经颇有新晋大佬的感觉,可当坐在这几人当中时,又不免感觉到弱小羞涩。
李弼等几人见到跟随在若干惠身后走入进来的李泰,也是不免愣了一愣,有些意外李泰竟能参加接下来的小会议。
但于谨今早一开始就在堂中,略加思忖便想到大行台将李泰留下的用意,无非是贪其捞钱聚物之能,尤其在东魏剧变、河南将要大乱的当下,李泰这方面的能力和作用无疑更加凸显出来,变得更加重要。
于是当李泰走进来时,于谨便站起身来主动邀其同席。
之前这小子在大行台面前告状时,于谨是有点拉偏架的意思,但今局势又发生了变化,当此用人之际,哪怕大行台自己恐怕也不会一味力挺他的侄子宇文萨保,于谨自然也就无谓再妄作坏人。
更何况这小子成长之快就连于谨都要侧目称叹,也不敢再夸言可以无视其人,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小子显然是能比自己活的更长久,也无谓给儿孙们招惹什么人事隐患。后生可畏,避之一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瞧着于谨这模样,李泰心里倒是舒服一点,心内直叹怪不得骄兵悍将总要养寇自重,这侯景虽然不是他养的,可是真当其人闹腾起来的时候,自己这种有真材实料的人重要性顿时得到了加强。于是在向于谨表达过感谢之后,他便安坐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宇文泰才走进这别堂中来,两眼之中精光四射,脸色也泛着一股兴奋的潮红,在面对堂内这些核心下属时便少了几分掩饰,还未及坐定下来,便以拳击掌并连连说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李泰听到这话后也是不由得一乐,老实说他也觉得在宇文泰与高欢对抗的过程中,宇文泰真有天意加持的味道,尤其是关键几步多有机缘巧合,几乎都超出了人力的范畴,简直就是他妈的抢着送。
刚才直堂中人多眼杂、不暇细问,此际宇文泰才又向李远仔细问起如今河北具体形势。当听李远讲到侯景已经实际占有河南诸州之地时,宇文泰便又忍不住的面露喜色。
须知节制诸州和实控诸州意义是不同的,侯景得以节制河南诸州,本质上还是在于高欢所授予其人河南大行台的职位,但今他既然已经背叛东魏,那么之前从高欢处获得的权势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其人在河南究竟拥有多大的影响,终究还是要看其人势力和手段究竟如何。若起事伊始便被原来的下属四面围攻,那也实在意义不大。
一张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作战地图被平铺开来,地图的绘写自然不比后世那样精准,但也将区域之内的州郡防戍与山川地理全都标注出来。
李泰虽有来自后世的记忆作为参考,但也是第一次实时直观的看到东西两魏在今疆土势力的划分界线,故而站在一旁也是看的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