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了婚礼筹备的后半程,基本上都是李泰自己在往里边搭钱办事了,搞得跟自己要娶儿媳妇一样,总算是将这婚礼妥善的准备起来。
等到婚礼正日这一天,时流宾客们络绎不绝的来到台府道贺,并被安排在不同的堂厦之间宴饮戏乐,等待入夜观礼。
李泰自然是没有时间坐下来饮酒消遣的,他需要带领人员不断的巡视各处,以便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并进行处理。
尤其关西风气豪迈,那些镇兵们上头之后才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自己先发泄一番再说,就更加有必要布置一些应急措施,以免被人将这精心准备的婚礼搞得乱七八糟。
宇文泰自是乐得坐享其成,从清晨时分开始便坐在内府正堂中接受内外臣员的入贺,满面红光、心情甚好,整个厅堂中都回荡着其人爽朗开怀的笑容。
忙的脚不沾地的李泰偶或行经此间时,见到厅堂中陪同宇文泰宴饮闲聊的几位柱国时,心里便不由得泛起嘀咕:就这样保持下去,你们这些老家伙就这么坐在堂上饮酒喝茶,外事全都交给老子,等到时机成熟了把你们埋也埋一起!
宇文泰自是不知李泰脑海中这些险恶念头,本身坐享其成之外,偶尔也会对忙碌不已的李泰表示感谢和慰问,亲自斟满一杯美酒让李泰登堂来饮,一副都快把你宠坏了的溺爱表情。
殊不知李泰对于这样的关怀是一点感激都没有,入前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旋即便就要疾步下堂、着急忙慌的转去别堂劝架平事、安抚群众。
也幸在如今的他在国中势位俨然已是柱国以下
佳偶天成
接下来李泰二弟李超的婚礼,要比之前宇文毓的婚礼简单得多。
这倒不是因为李泰刻薄吝啬,不愿为自家兄弟大肆操办婚礼,而是他的父母全都不愿大肆铺张,一再叮嘱只是告诸亲友即可。
如今的李超虽然已经有了官爵在身,但主要还是承惠于兄长,却仍然未有自己的事业建立。所以李泰的父母都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场面热闹,便给这个刚刚成家的次子增添太多人情上的负担。
毕竟这些来贺的宾客虽然是看在他父兄的面子上,但李超自己才是正主。旁人以礼来贺,他日后自然也要给予对等的回报,大量的精力和钱财都使用在这种人情往来上面,对于刚刚成家的年轻人而言,无论在生活上和事业上都会有一定的妨碍。
李超婚礼虽然安排的很简约,但李泰也并没有薄待这个嫡亲兄弟。他在关中本就拥有着各种各样的产业,随便分享一点就能让自家兄弟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从两都宅邸到郊野别业安排的一应俱全,并且还为李超运作了一个京兆府司马的职位,让其开始正式出仕、接受政务历练。
时下大族多以聚居为美,诸如李泰他表兄崔谦、崔訦至今仍然居住在一座大宅中,兄弟之间坦荡无私,其伦情和睦甚为世道所称。
但李泰并没有这样要求和安排自家人,人和人之间总有性格和习惯的差异,尤其是在各自成家之后,哪怕嫡亲的兄弟各自也都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硬凑在一起的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和睦,但背地里难免也会需要各自忍让。
对于成家的兄弟,李泰就鼓励且帮助他们自立门户,平日里各自生活,遇到事情互相商量,等到节日来临再欢聚一堂,各自安好又能其乐融融。
当然也是李泰骨子里就不太喜欢这种大家族族聚一方、动辄成百上千的族人们豪居一处的风气,人多则必胆壮,就难免桀骜不驯、不从管束。
他如今虽然也属于桀骜不驯的一员,但人总有进步的一天,等到未来事业更上一个台阶,那就不能再继续提倡这种风气了。拉帮结伙不是好汉,单枪匹马才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