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无防盗衣冠正伦TXT > 北朝帝业 第426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426节(第1页)

正当众人以为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在淮南上演的时候,本该前往钟离的段韶却突然出现在盱眙城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向正在围攻城池的梁军杀去,数万梁军一战冲散,并且在阵生擒梁将张彪,侯瑱则仓皇后逃。

而后段韶便挟此胜势继续转战泾州,而他在转战途中,李泰也已经率领所部人马与那上万齐军俘虏再次返回了合肥城外。

当合肥城中守军见到众多身穿齐军衣袍旗帜的人马出现在城外的时候,还满怀欣喜的以为援军终于到来了,可当发现这所谓的援军竟然尽是俘虏的时候,那巨大的落差直接让人心理崩溃。

返回合肥后,王杰、鲁悉达等后路人马也已经抵达城下,于是李泰便开始正式布置向合肥城池发起进攻。两天后的夜里,城中士民暴起,斩杀刺史斛斯昭献城而投。

僧辩撤军

“罪民等拜见大将军!日前受胁于贼,未能及时出迎大将军,幸仰大将军威慑使贼势顿消,罪民等始杀贼于城中并献城归义,恳请大将军能够包容前罪,赐此一城士民以生机!”

合肥城北门前,城中官吏豪强们皆解甲弃械、披发出降,行走在最前方的乃是一名鹤发老翁,步履蹒跚、颤颤巍巍。

跟随在后方是两名白衣少年,一个手提着前刺史斛斯昭的首级,另一个则托着州府官印等一系列的印令信物,包括之前受北齐所划封的疆域领土图籍等等。

李泰一身戎装的站在众将士环拱当中,见到那老翁率领众人缓缓下拜,心内也不由得感叹这个时代还真是有点尊老的传统。

类似的受降场面他也经历过不少,基本上排队出降的除了军政长官打头之外,后边必定跟上一个或几个老迈之人。

他倒是没怎么操办过这种事情,按照他自己的猜测,这样安排的原因除了一般老年人在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资历声望之外,故意还有就是让接纳投降的敌对势力看看,这老头都这么一把年纪了,不杀他也没有几年活头,杀了他也只是给你自己增添几分杀业罢了。

但无论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只要愿意献城投降便是好样的。

于是李泰便上前一步,着令亲兵邀请那名老者入前来自,自己则拉着老者的手腕笑语道:“今我王师行军入此,只为征讨冥顽不恭之贼,城中士民只要洁身自好,不与贼同流合污,那自此日始便是喜获解救,大不必心忧会遭受加害。乡老既受城人推举来见,必也是德洽一方的义士,恕我眼拙,请问乡老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老朽一介待罪之民,岂敢夸德于恩上!罪民复姓夏侯,贱命万隆,乃是已故丰城襄公疏族远亲,不敢妄称德洽乡里,只是懂得些许敬奉尊上的礼节,所以受城中士民来向大将军拜乞垂恩!”

老者听到这话后便连忙躬身一侧,语调谦卑的说道。

李泰闻言后便微微颔首,老者所言丰城公便是南梁夏侯亶,与其弟夏侯夔前后坐镇寿阳十数年之久,故而谯郡夏侯氏也因此成为淮南大族。侯景之乱时,夏侯夔之子追从侯景作乱最终没于乱军之中,而夏侯亶诸子则抵抗乱军战死。

李泰也示意其他出降群众免礼,并逐一面见、稍作几分安抚。这些人有很多都不是合肥本地人,而是避难迁徙到这里,或者被北齐聚拢过来,但也都无一例外的都是闻名乡里的豪强人物。

对此李泰倒也并不意外,因为上一次在李伯穆主动退让之下,他便进入合肥城搜刮一番,带走了众多的合肥当地人。

战乱时期,拥有极大战略价值的城池往往会遭到重点的打击。在后世许多人看来,与其聚集在那些雄城大邑,似乎还不如逃入山野之中开辟一片世外桃源生活来的安全。

但这么想往往也都是错觉,史书会记载合肥这样的城池几时遭受了几次攻击,但却不会记载某处山野村屯被匪寇洗劫了多少次。而且越是山野荒凉之地便越没有社会秩序,也就越没有生命安全这一说。

像合肥这样的城池,哪怕李泰都已经打下了之外,榜文中还表明了另一项内容,那就是在北齐占城期间,城中居民如果有什么财物纠纷或者是杀伤讼案对之前判决持有异议者,即日起都可直接入讼州府,州府都会按照实际情况和西魏律令酌情改判。

那两名陪同权景宣一起巡城的豪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触,只道是为了扫除北齐残留的影响、梳理西魏的刑令威严。

但他们如果了解荆州总管府的行事风格,估计就能看出来这是动员舆情、准备发动公审的铺垫,而本该接受公审的最大目标已经被他们砍了,那接下来要公审的自然就是他们了。

不过李泰也并不是要急不可耐的卸磨杀驴,他只是不希望这些豪强们借助之前在北齐治理下狐假虎威所建立起来的威信继续存在于合肥城中,合肥城本来就已经没有了稳定的乡里社会关系,只要再拆毁这些树立不久的权威,便可以按照荆州总管府的律令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秩序。

至于这些豪强们,总还算是献城有功,所以在招待他们的宴会上,李泰也认真描述了一下如今沔北的发展状况。

如果这些人愿意的话,甚至可以趁着眼下用兵于淮南的时候,沿着荆州军府的军事通道,带领宗族成员们更加安全的迁往沔北定居下来,并开始新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