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晓却望着陆通冷声说道:“周、召诚是古之圣贤,世所景仰,但周公却并未称王!”
陆通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有些词穷语竭,沉默了片刻后才又低声道:“但此王爵也恰是太原公为宇文大王力请!”
“所以我并未以教养此子为功,绥德公请回吧!”
李晓讲完这话后便直接站起身来,拂袖入内。
荆南天荒
不同于关中微妙中透出几分尴尬的氛围,江陵这里的气氛要更加的纯粹。
作为征服者的西魏大军将士们自然是尽情品味着胜利的喜悦,而作为被征服一方的江陵士民们,也并没有陷入到亡国灭种的绝望处境中,起码在人身安全方面是获得了充分的保障,因此各自心中也都略存庆幸。
针对江陵的进攻并没有陷入到长期持续的攻防对峙,因此城中的民生也没有遭到太大程度的破坏,城池建筑大体上还保持完好。
靠近城墙的一部分民居倒是有所损坏,那是江陵守军为了增固城防而加以拆除、就地取材,事实证明这些工作也是非常的多余完全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效果。
通常大军入城,军纪方面是一个非常不好控制的问题。李泰的荆州军多年都严抓军纪,但骤然进入江陵这座聚集着南朝物华精粹的城池,也难免会有行为失控的情况发生,更不要说那些本就以战争劫掠作为主要增收方式的关中府兵们了。
李泰也并没有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去树立典型、强调军纪,从一开始他便没有下令让大军全都入城驻扎,在将城内的零星抵抗完全肃清、南梁守军也尽数缴械之后,大队人马便从城中撤离,回到城外军营中驻扎下来。
江陵金城,李泰安排了在此之前一直留在江陵的堂兄李捴和自夏口西来的令狐延保驻守,罗城则分由梁士彦、李允信各引一部人马驻守。
江陵城破那夜,由于内苑聚集的百官眷属们哗变,主力军队又在城头待敌,因为没有足够的护卫人员镇压骚乱,梁帝萧绎只能被迫出走于城中,而其余文武百僚也都引领一些人马各自为战,使得江陵城内局势变得混乱至极。
将士们入城伊始虽然快速的控制住了江陵金城与内苑,并且平息了内苑骚乱、擒住了南梁太子萧方矩等人员,但却不见了梁帝萧绎的踪影,不免也是颇感慌乱。
须知攻破江陵一半的意义都在这个梁帝身上,因为他们此番进军本来就是趁虚而入,在江陵之外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南梁军队。如若梁帝萧绎没有被擒获住,而是成功逃离出去,那么便可立即召集诸方勤王之师反攻江陵,使得此间战事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但是好在王褒等南梁重臣被及时擒获,在这些人的配合之下,入城的人马得以及时控制住内外各个城门,禁绝城中人员的流动。等到天亮时分大索全城,才在城中天居寺发现了梁帝萧绎并其将领谢答仁等,使得此番攻陷江陵得拥全功。
待到城中局势基本控制住之后,李泰
大酬诸军
此言一出,原本稍有缓和的气氛顿时又变得紧张起来,众人全都敛息凝神,垂首斜眼暗窥着李泰的神情变化。
李泰听到这问题后也是愣了一愣,他在入城后也见到了不少南梁文武官员。然而这些人在见到他后除了极尽阿谀逢迎之外,便是争分夺秒的求问他们各自与背后家族的祸福际遇,至于说关心梁帝萧绎命运的问话,还是
陇右急情
在李泰的命令之下,刚刚通过策划民变而夺回沔北控制权的总管府属员们紧急征调一批工匠,昼夜兼程的赶往江陵。
这批抵达江陵的工匠主要是印刷工人,当他们来到的时候,李泰甚至都已经让人设计并雕刻好了用于印刷的母版,而这些人所需要雕刻的则就是被命名为定梁军功券的印刷品。
这些军功券分为一、十和五十的面额,可以直接进行兑换面额相等的绢数,同时还可以用来在军市上购买各类的物资。
原本临时设置的安民城,随着江陵城和周边的据点被攻克下来,安民城中的那些百姓也被分流到各个地方。空闲下来的这座城垒,恰好打扫打扫以兴建军市。
西魏军队一直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体系,此番大军南来更是摆明了要吃大户的意思。李泰之前刚刚夺取军权,为了稳定军心,也没有跟驻军将领们掰饬粮草消耗之类的问题,仍然是由荆州总管府统一供给。
但今江陵已经攻克,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而且李泰还豪爽的发放了这么多的奖赏,当然也就没有再继续供养这诸路大军的义务,他们各自将主筹措给养也是应有之义。
诸军自筹给养,要么是消耗各自所获取的赏赐,要么就是就地进行掳掠。在李泰的军法管束之下,后者显然不可以,那就只能用赏赐来购买饮食物料,军市的作用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
当这些印刷完毕的定梁军功券在一些部伍之中小范围发放的时候,将士们多多少少还心存疑虑,就这些花纹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小纸片就价值上百匹绢?我虽然读书少,但我不傻啊!
所以这些领取到奖酬的将士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拿着这些军功券蜂拥进入军市中,用这些军功券大肆采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