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王僧辩为了掩饰自己没能攻取历阳之事,又恐江陵的皇帝陛下见责他们下游诸将擅自攻齐,于是便着令将打了败仗的侯瑱送去江陵让皇帝惩治泄愤。
结果侯瑱在抵达江州的时候,便使人献货贿赂江州刺史、晋安王萧方智,于是便滞留在江州境内,并未继续西去江陵。
不久后江陵便遭受西魏大军的进攻,江陵告急的使者顺江而下,赶到建康报信。王僧辩当即便下令,让裴之横、程灵洗以及陈霸先所部的杜僧明、吴明彻等率军西去救援江陵。
然而江陵城破的实在是太迅速了,西去的援军刚刚抵达江州,江陵城破的消息业已传来,江陵君臣尽为西魏所掳。如此一来,坐镇江州的晋安王萧方智便成为了惟一一个还没有被西魏军所俘获的梁国皇子。
江陵业已陷落,西去的郢州等重镇也都掌握在西魏军队手中,诸路援军进退失据,只能暂时聚集在晋安王萧方智的身边。而之前因罪被遣的侯瑱则因祸得福,凭着之前贿结晋安王的交情而获得了晋安王萧方智的信任,不只前罪尽消,而且还被暂时委任节制江州诸军。
所以眼下南梁这些残余的势力,已经不是要不要立即跟西魏展开大战、收复江陵的问题了,而是会不会直接分崩离析、各自为战!除了王僧辩所驻守的建康、陈霸先所驻守的京口,眼下晋安王萧方智所在的江州实际上也成为一个暂时的中心。
王僧辩眼下所面临的问题,也并不是要不要联齐抗魏,而是尽快把晋安王萧方智迎回建康来,不要让梁帝萧绎这唯一一个仍然还在南梁土地上的儿子落入别人的掌控之中,否则他这个太尉可就要更加尴尬了!
所以这段时间来,王僧辩连连遣使西去,劝告江州的晋安王萧方智速速东行,赶紧来到建康主持大举,否则他们南梁这最后几堆星火余烬估计就要彻底消耗在内斗纠纷中了!
好在侯瑱也并没有嚣张自大到认为自己能够扛得住西魏大军,再加上李伯山所营造出来的形势对于南梁压迫极大,且不说江州向西几百里的郢州已经被西魏拿下,就连江州东北方位的晋熙豪强鲁氏兄弟也已经旗帜鲜明的投靠了西魏。
可以说江州寻阳城当下所面对的形式较之江陵城之前所面对的局面并无二致,都已经暴露在西魏势力的眼皮底下。江陵尚且难守,寻阳城同样也只是一盘菜,只看西魏几时下箸罢了。
在如此严峻的敌情所迫下,再加上王僧辩、陈霸先等重臣都奏告劝说晋安王东来,于是在转过年后,暂驻江州的众将终于率领部伍、拱从晋安王萧方智自寻阳东行,返回建康。
梁帝萧绎对于麾下武将向来提防心重,喜欢任用儿子出任大州刺史,无论这儿子能不能实际管理州务,也因为这个习惯送了几个儿子,好在儿子多、禁得住。不过事实证明,这一用人习惯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好歹也是留了一个后,没有被一锅端。
晋安王萧方智年纪才只十三岁,当在众将拱从下乘车来到建康城外,见到早已经于此等候的王僧辩等人后,萧方智顿时咧嘴大哭了起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指着王僧辩说道:“太尉为何不救我父?”
王僧辩听到这话后,身躯陡地一颤,片刻后额头上的汗水、眼眶里的泪水一并滚落下来,他以头抢地、嚎啕大哭道:“江陵城破猝然,臣等知讯已晚,陆法和、胡僧祐等诸将枉负主上恩用,竟然不能为诸勤王之师争取朝夕时间……此战非战之罪也,实天命不佑……”
众将闻言后也都纷纷入前哭拜附和,一时间整个建康城外都充斥着悲痛至极的哭泣声。
随后众将便拱从晋安王进入建康台城中,由于皇帝和皇太子尽为西魏掳走,至今生死不知,便以晋安王暂为监国执政,以太尉王僧辩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陈霸先加征西大将军,湘州刺史王琳为车骑将军,侯瑱为镇西将军、江州刺史。余者诸将各加封授,算是初步形成了江陵陷落之后的人事新秩序。
抛开长期盘踞广州的老坐地户萧勃与其他地方势力,眼下这个残梁小朝廷所能掌握的领土便是武昌以东长江南岸地区、东关以南、秦郡、广陵等江北诸镇。
几股势力当中,尤以王僧辩为主,王僧辩以弟王僧愔为豫章太守、与江州刺史侯瑱同返江州坐镇,以弟王僧智为吴郡太守、以子王颁为南谯郡太守而镇守东关,女婿杜龛为吴兴太守,构成了其核心控制范围。同时又有裴之横、韦载、徐嗣徽、程灵洗等诸将亦皆听命于王僧辩,分处诸边。
除王僧辩集团之外,
罪将来降
无论人间争斗如何纷乱,时间的流逝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公元555年的新年仍是如约到来。
新春岁首本是辞旧迎新的佳节,但整个江陵城中却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江陵城中士民无论当下的处境如何,那种亡国的失落感也萦绕心头,或浓或淡,总是挥之不去。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如果事情按照原本的轨道发展,那么如今的他们可没有机会守在家门之内怀缅故事,要么已经死在了江陵城的攻守战中,要么正自艰难跋涉在被强迁到关中的路途中。
带来这一切改变的李泰并没有因为民众并未发自肺腑的对他心怀感激而感到失落,他自知人心的聚合并非朝夕之功,如今的江陵已经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必将踏上较原本的历史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由于眼下仍是非常时期,所以哪怕新年到来,无论城中的居民区还是城外的军营中都没有安排什么庆祝活动。尽管没有军民一起包饺子,但李泰也早在之前便下令一定要保证城池内外的饮食物资供给。
除了城外的军市之外,江陵城中也特许开设了几座市场用于买卖交易,以满足城中居民的生活需求。
江陵城中居民有数万之多,这还仅仅只是普通的平民,而一些达官贵人、豪强富户家中又荫庇着众多的士伍奴婢,这一部分人口又比平民多了一倍还要多,再加上城外那些完全赤贫、没有资业生计的流民们,江陵城的实际人口超过了三十万。
这么多的人口聚集在江陵并其周边这一小片区域当中,生活资源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江陵或者说南梁政权的资源分配方式本就极端的不平衡。于是富贵者酒池肉林、穷奢极欲,贫寒者衣食无着、坐以待毙。
由于攻占江陵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大战,所以这些人口也基本上都被作为占领者的李泰继承下来。江陵几十万的人口,加上十数万的大军,如何同时满足军需和民生,对他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值得庆幸的一点,是江陵的府库储蓄非常丰厚。虽然一场侯景之乱让南梁各方民生凋零、残破不堪,但是江陵并其周边区域的生产力也并没有遭到太过严重的破坏,而且江陵临近长江航道,也便于物资的运输与聚集。
攻破江陵后,单单府库中所收缴的谷米粮食就达到了八十余万石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