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无防盗衣冠正伦TXT > 北朝帝业 第448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448节(第1页)

在场几人听到宇文护这番话后,都没有急于发声表态。虽然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直接把重病在身的于谨抛弃在此终究还是有些不地道,既不好说也不好听。就算是宇文护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他们也不好意思发声附和。

正在这时候,于翼从房间中走出来,向着陆通欠身说道:“家父着我转告绥德公,前事未成、羞愧难当,本应直归府中叩告请罪,无奈老朽之躯不堪疾病摧残,只能请绥德公等先行一步。若是侥幸、侥幸捱过此劫,病情稍缓,一定从速归国……”

讲到这里,于翼语调便有些哽咽,冷冷瞥了宇文护一眼后,才向几人拱手而后退回了房间中。

“看来也只能先这么办了,待到归府之后再奏告主上遣使南来抚慰。”

陆通略作沉吟后便也开口说道,他也担心若再继续逗留恐怕会再生变数,倒不是怕李泰出尔反尔的搞事情,而是担心那些征士们会不会再出幺蛾子,毕竟这些人可未必全都归心似箭。

于是在韦孝宽等几路人马抵达石城之后,一行人便只能暂且留下于谨父子,然后便匆匆上路北行。一路上昼夜兼程,只用了不长的时间便抵达武关。

过了武关之后,早有中外府使者等候于此,主要是宣布对韦孝宽的调用,让他不必再返朝廷和中外府,直接率领本部人马东行过河、前往玉璧城驻守。

且不说征师回归后中外府是何光景,李泰在得到正式的封授之后,便也开始快速组建他的行台班底。原荆州总管府幕僚们可以直接招引到行台任命,像长孙俭直接便可担任行台长史。

虽然此人最开始的时候是被中外府作为一个钉子插入荆州军府中,但宇文护率军南来夺权时,长孙俭也显露出站在军府立场上的角度,并且还遭到了夺权心切的宇文护的处罚,显然是不会再受到中外府的信任。

长孙俭才能不俗而且经验丰富,之前还担任行台府长史,如今再担任李泰的行台长史也是正合其宜。至于中外府司马,李泰则决定将戍守义阳的赵刚召回担任,另以史静代替其人镇守义阳。

行台司录的话,李泰并没有再继续任用裴侠,他准备将裴侠放于州郡任用、发挥其理政牧民的才能,以柳敏担任行台司录这样一个台府的内部大管家。

裴鸿和崔彦昇也是从都水行署时期便跟随李泰的老人了,共事默契十足,正好用来担任行台左右丞。

如此任命一番,行台的长吏人事框架便基本上搭建起来了,至于其他的郎官、参军等员佐的任命就可以随意一些,挑选那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旧属分曹任事。

至于未来的行台驻地,李泰是打算放在襄阳而非原本的穰城。如今的他控制区域变得更加庞大,穰城无论是在方位上还是战略等各个方面,都已经不再适合作为行台的中心。而地当南北要冲、依山傍水的襄阳则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其实早在

为国捐躯

《汉阳志》有言: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二者结合起来便是云梦大泽。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沧海桑田的剧变,位于大江以北的云梦泽渐渐退化为沼泽沙洲shi地,最终形成了陆地。至于大江以南的泽野则仍然保留了下来,不再以云梦而称之,转而称之为洞庭湖。

李迁哲这一路人马刚刚过江不久,南面便传来了变故,原本已经奉表请降的天门郡局势出现了反复,有境内土民聚众为乱,直袭郡城而后据城响应王琳之军。

与此同时,王琳的部将侯平也率领一支人马进入武陵境内,于境内兼并弱小、肆意横行,大概是要积蓄实力、准备北进。

李迁哲一行尚未深入境内,局面便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也不免让人有些忧心。在决定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之前,李迁哲还是与徐世谱等将领们认真商讨了解一番。

“天门郡地处群山峰岭之间,唯澧水一道与外勾连,其境多群蛮洞寨分布,岩窟穴居,难于统御。哪怕在旧梁年间,此地也不以治而称。其民彪悍轻死、性躁好斗,五溪群蛮虽然别于中国之种,但若能够加以统合,亦不失为良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