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无防盗衣冠正伦TXT > 北朝帝业 第464节(第1页)

北朝帝业 第464节(第1页)

当然任何时候,从来都是理论上一回事,实际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毕竟我违法了你又管不着。

活跃在河南和其他商贸路线上的zousi商人们,未必一个个都有公然无视北齐法度规令的能量,但是架不住上边有人啊。

像是在黄河沿岸这些津渡附近,便多有邺城的权贵人家使派家奴于此,主要就是招揽这些zousi商旅,给他们没有报关通行和交易记录的商品一个合法的身份。

当然作为交换的就是,这些商旅们必须按照运输商品的价值给予这些权贵们一定比例的回扣。与此同时,他们所运输的商品也要任由这些权贵之家先进行挑选。待到这些权贵之家挑选完毕,这些zousi商品才能以合法的身份流入到市场中去。

李礼成一行在等待渡河的时候,便不乏北齐诸家权贵豪奴入前询问他们所运输的货品种类,并且招揽生意。当得知他们一行是从沔北到来的时候,这些豪奴们便不免更加的热情。

邺都作为天下人物汇集的中心之一,自然少不了来自诸方的人员物资,不同来历的商货品质和欢迎程度也都有不同。在当下而言,来自沔北的商品和商队是最受欢迎的。

他们一行自然早就联络好了供货结贿的下家,不过由于李礼成也直接随队北上,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分成了两支队伍。李礼成率队先去他们之前便联络好的权贵家去,听从安排过河送货。李棠则在码头上挑选一番,选择了一个东平公主家奴,由其引领过河。

渡河之后便抵达了枋头,枋头乃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渡口,也曾是拱卫河北的军事重镇,东晋时期桓温北伐与前燕慕容垂等所进行的枋头之战,便是此地。

由于如今整个河南地区皆为北齐所控,所以枋头的军事意义不像之前那样大,渡口处多是往来客旅与货商,因此也是十分热闹。

因为有了地头蛇的贴心指引,李礼成等渡河还算是比较顺利。渡河之后,他们便跟随着各自选定的权门豪奴,被引到了左近的庄园邸铺中,由人检查核算物资价值,并在其中进行挑选。

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产业链,虽然也不乏以权压人的情况发生,但既然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平稳运行多时,那就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按照规则在做。真要全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样的交易也早就不复存在了。

李礼成所去乃是渤海封氏庄园,这也算是在zousi商中名声信誉比较好的一家,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便处理好了这些货事手续,能够正常进入邺都进行销售了。而封氏家奴收费也算公允,仅仅只是收取了货资两成的费用,按照沔北至此十数倍利而言,这个价格也可以称得上厚道了。

李棠所去的东平公主家,大概是由于皇亲国戚的缘故,所以要价要更高一些,费时也比较长。但是贵也有贵的道理,除了出具给正常的商货手续之外,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鲜卑货主的名义。等到一行人进入邺都之后,便会明白这一惠赠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强抓丁役

邺城地处广袤的河北平原上,漳水穿城而过,另有诸水流经境域周边,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且繁荣的漕运体系,使得大河南北各方的人员物资都能顺畅的涌入进来,一起构成了邺城繁华的基石。

邺城的创城历史悠久,而其真正成为区域中心则是始自后汉三国时期,曹操时期所创建的邺城三台仍然耸立于城池的东北角,曹魏故城则是如今的邺北城。

北魏末年孝武西奔,高欢为了加强对于朝廷的控制,便将都城自洛阳迁徙到了邺城,一同迁徙的还有洛阳四十多万士民。而后东魏便在原本的邺城南面再造新城,即就是邺南城。

二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邺城,之后又被北齐完整的继承下来,成为如今北齐的都城。

邺城作为中古时期城池规划的典范,或许较之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还略有逊色,但在当下时空而言,无论是城池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对人事的包容度又远远不是军事色彩浓厚的晋阳可比的。

城池周边的道路上车马往来、喧嚣竟日,酷热的暑夏中无论人马都不免大汗淋漓。城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排队入城的人货一眼几乎望不到尾。

队伍分开之后,李礼成一行因为手续办完的更快,所以也更早加入到了邺城城外的排队当中。然而他们这里还在一步一挪的缓慢前进着,另一边李棠一行早经特殊的通道直奔城门而去。

邺城的繁华,或者说任何地方的繁华,都不会向所有人公平开放,让所有人都享受到这一份繁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能享受到的繁华便利也是有所区别的。

在邺城,除了天生高人一等的达官权贵之外,更加容易获得优待的便是鲜卑人。尤其是鲜卑武人军将,他们所享有的特权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先一步入城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项而已。

专供商货入城的检查比较缓慢,遇到了商事繁忙的季节甚至需要在城外排上几天的队。好在眼下正是七月夏秋之交,入夜后哪怕露宿在野也没有寒风催人,除了漫长的等待有点折磨人,别的都还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