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牛男的最好婚配啥属象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现在马上就出门,到镇上给你打电话。”罗蒙挂上电话,连忙把几个箩筐往三轮车上装。“你不给开车师傅装几个包子馒头啥的,这大早上的,八成还没吃饭呢。”刘春兰在一旁提醒说。“跟人家又不熟,送啥包子,多别扭。”罗蒙弯腰把最后一筐水牛奶也搬到车上。“送几个包子,有啥好别扭的。”刘春兰说到这里,突然又想到自家儿子的特殊情况,确实是有点别扭,于是也就不再说什么。罗蒙到镇上后,给肖树林打了个电话,他说自己在车站,罗蒙就过去了。“挺早的啊你。”“早什么,每天都是这个时候。”肖树林正靠着车门抽烟,见罗蒙过来了,把烟头丢在地上,抬脚去碾了碾,迎了过来,和罗蒙一起把三轮车上的东西装到他那辆车的车后斗。“还没吃早饭呢吧?筐里装的都是牛奶馒头,你要饿了就随便拿两个垫垫肚子。”罗蒙一边把一个个箩筐往车上搬,一边让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尽量显得随意些。“不用了。”东西搬完了,肖树林把车尾的板子立起来,拍拍手又从口袋里掏出烟盒。“车费是一次一结还是到月底一起结。”烟瘾还挺重,罗蒙心想。“一次一结吧,省得算账。”“行。”罗蒙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钞票,把这一批货的运费给付了,之后他见肖树林并没有要出发的意思,忍不住又问了一句:“这车啥时候走?”“五点十分。”肖树林抬手看了看时间说:“还有几分钟。”“哦,那你小心点。”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罗蒙只好骑上三轮车离开了车站。“呲。”肖树林又抽完一根烟,对着罗蒙消失的方向扯了扯嘴角,习惯性地把丢到地上的烟头用脚碾了两下,然后他闻到了一股子好闻的奶香味。肖树林不喝牛奶很多年了,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再好好喝过牛奶,因为当年给喝伤了。这还是这些年以来第一次觉得牛奶的味道好闻,没办法,都是给饿的,他想,三更半夜的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要不然前面那个哥儿们也不会胃穿孔了。随手掀开一个箩筐的盖子,里边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白胖馒头,捏一个出来咬一口,虽然有点凉了,但还算松软香甜,更难得的是那股牛奶味,香浓可口,又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腻味。肖树林就这么站在黑漆漆的车站前面嚼了两个馒头,之后他又觉得有点口渴,就把那个装水牛奶的篓子找了出来……第9章年轻人记性真差罗蒙回到家里,剩下的馒头包子也都蒸得差不多了,罗红凤直接把装着馒头包子的蒸笼搬三轮车上,准备直接拿镇上店里去卖,就不用箩筐了,省得挪来挪去的麻烦。这样一来店里的事情也少了,罗红凤就让刘春兰在家里呆着,她一个人去镇上就行了,罗蒙说要送送她,她都没答应,说一会儿天就亮了,她又开着车,出不了什么事。家里还留了些刚出笼的包子馒头,刘春兰让曹凤莲带几个回去,也不用做早饭了,曹凤莲推辞了几句,就高高兴兴地拎着一小袋包子馒头回家去了。昨天和面今天做馒头她可都是见着了的,罗蒙家这些包子馒头,放的都是好东西,正宗是水牛奶,那味儿可好了。她以后每天在这里干活,家里那俩娃娃的早饭也就有着落了,好吃不说,营养还足,连他家老头子都能跟着沾点光。早上七点多,美玲美慧和罗老汉先后起床,小孩子本来就睡得多,罗老汉则是因为晚上看着牛棚,还要给那些水牛加一顿宵夜,睡得晚,所以就起得迟。罗蒙刚打算把家里那些水牛赶出去吃草,那边郭大锅的电话就到了。“生意咋样啊?”罗蒙笑着问他。“甭提了,不够分,后面好多学生没买到,刚刚还跟我闹呢,这会儿刚消停。”“那明天多做点?”不够卖的情况罗蒙也料到了,读高中的丫头小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对了他们的胃口,一个个的肚子也都挺能装。“多做一点那是不够了,得多做挺多。”那头郭大锅也笑了,学校里这群小崽子从来就没这么热情过,就算是被催得满头是汗,他心里头也挺美。“奶黄包要四百个,奶馒头要八百个,牛奶先来两百瓶。”“馒头包子勉强给你供上,牛奶暂时没那么多,得等我再买几头水牛才成。”“行啊,没问题,那水牛奶暂时就还五十瓶吧。”“好吧,明天还那个时间给你送过去。”实际上包子馒头的要量增加了,牛奶还要五十瓶,罗蒙就觉得有些吃力,罗红凤店里的份额又得往下压一压了,看来得赶紧买水牛才行。“对了,今天早上过来送货的那人是肖树林啊,当年你俩是同届吧?”郭大锅记性还挺好。“啥?”罗蒙装傻充愣。“肖树林啊,你不认得啊?”刚卖完早餐,离中午饭还有几个钟头,郭大锅这会儿挺闲,就跟罗蒙在电话里八卦了起来。“好多年没见了,一时没认出来。”实际上他一早就认出来了,还打招呼了,只不过人家没搭理他而已。“就是咱县里肖老大的儿子,当年也在咱这个学校读的高中,前几年开了个运输公司,咱这县里,主要就是咱永青到水牛镇这条线归他们经营。”“就这一条线啊?肖老大面子不是挺大吗?”对他们县城里的各股势力,罗蒙还真不清楚,当初他高中毕业出去读大学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啥也不懂,之后在外边一待就是这么些年,如今回来了,还是两眼一抹黑。“能拿下这一条线面子就不小了,你当咱县里都没人呢?有权有势的人也不少。不过肖老大这些年退居二线了,好像有点要退休的架势,也不让他儿子接班,就搞了这么一个运输公司,养家糊口嘛,那是够了。”“也挺辛苦。”罗蒙说道。“可不是,对了,跟你说个事。”郭大锅临时又想起一个事情来了。“啥事啊?”罗蒙这会儿已经把牛棚里的牛绳一根根解了下来,挥一挥竹条子,这些牛就慢悠悠出了牛棚,顺着这几天它们进出村子的那条小路,往远处的山岗上走去,罗蒙一边讲电话一边在后头跟着。“其实也不是啥大事,不过咱有约在先,我就想跟你说一声,就是那个肖树林啊,他今天早上从我这里买走不少包子馒头,说是要带去公司给那几个弟兄当早餐。”“哦,就这事啊。”电话里罗蒙的语气淡淡的,但是二郎看到了,这家伙这会儿正咧着嘴笑呢。“就这事啊,我还说呢,他都帮咱运货了,干嘛不在你家买热乎的,偏偏跑我这里来跟那群学生抢。”郭大锅语气里也有些抱怨的意思。“哦,那他怎么说?”罗蒙问道。“还能怎么说,说不认识你,嫌麻烦。”那边郭大锅嚷嚷道:“诶,我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记性怎么就能这么差呢?”罗蒙讪笑几声,又答应说明天一定把包子馒头准时送过去,这才挂了电话。之后他又给彭老九打了个电话,让他有合适的水牛就直接拉大湾村来,只要彭老九看着行,罗蒙就没意见。彭老九跟罗蒙合作了几次,也知道这个年轻人说话向来算数,于是就答应接下来一段时间帮他寻摸水牛,有合适的直接运他们村里来。彭老九的效率还行,三天后就给罗蒙拉了五头母牛过来,而且五头都是产奶期的母牛,这一下子,牛让罗蒙家紧张的奶源缓解了不少。这几天县一高要的馒头包子数量挺多,镇上店里的生意也挺好,已经有不少顾客抱怨了,说是总买不到他家的包子。时间又在忙碌中过了几天,这一天一早,罗蒙正给蒸好的包子馒头装筐呢,那边肖树林的电话又过来了,罗蒙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自从第一次约好以后装货的时间和地点之后,他和肖树林就再没用电话联系过。“你家在哪儿?”罗蒙一接通电话,就听到肖树林这么问了一句。“大湾村啊。”罗蒙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大湾村哪儿?”肖树林又问。“哦,就离村口不远,这时间就我们家亮着灯呢,好找得很。”罗蒙这才有点明白过来了。“行,知道了。”那边应了一声,就把电话给挂了。“谁啊?”刘春兰问道。“开车的师傅,好像是来咱们村了。”罗蒙话音刚落,门外院子里就开进来一辆车,车灯把黑压压的院子照得亮了一片,车上下来两个人,罗蒙都认识,一个是前阵子罗蒙在县城找车的时候见过的年轻小伙儿,才二十出头的样子,另一个就是肖树林了。“呦,还没吃饭呢吧,快进屋。”刘春兰挺热情地出去招呼了起来。“嘿,老远就闻到奶香了。”那个年轻小伙儿性格外向些,一看就是个能说会道的,这会儿一句话就说得刘春兰眉开眼笑。“闻着香吧,呵呵,进屋去,刚刚蒸好一锅馒头,还热乎着呢。”“哎呦,今天可算有早饭吃了。”“你们平时不吃早饭咋的?”“可不是吗,三更半夜就要爬起来开车了,到处黑压压的,啥店都没开门。”这小子几句话忽悠得刘春兰母性大发,又给夹馒头又给打汤的,看得罗蒙很是不爽。“婶,我叫王向阳,你叫我向阳就行了。”“行行,多吃点,以后肚子饿了就来咱家。”“哦,这个是我们运输公司的经理,叫肖树林,你管他叫树林就行了,他不喜欢人家管他叫经理。”“哎呦,年纪轻轻的多能干啊,多吃点,吃完了还有。”“嗯。”肖树林点点头应了一声,还算是礼貌,比起他对罗蒙的态度那是强多了。那边罗红凤听说这人叫肖树林,就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肖树林这名字她还记得的,当初自己办离婚,罗蒙还把他的名字抬出来用了用,之后他们在车上碰到一个年轻人,罗蒙喊他肖树林,对方没搭理,罗蒙就说自己认错人了。罗红凤当时没多想,现在要再看不出不对劲,那除非她的脑子是榆木疙瘩做的。不过当着一屋子人,她也没表现出来,只管自己干活,反正罗蒙的事,她也不好多问,不知道为啥,总觉得透着一股子别扭。肖树林和王向阳两人吃饱喝足,又从罗蒙家买了不少包子馒头,还有几瓶水牛奶,然后直接在院子里装了货,开车走了。“年轻人真不错,人勤快,也会说话。”他俩走后,刘春兰还笑眯眯地夸着。罗蒙知道他娘夸的是王向阳,心里很是不以为然,就王向阳那样的,油头滑脑,哪儿好了?肖树林不比他强多了?啧,吃东西的样子也好看。第10章冤大头罗蒙肖树林自从和王向阳来了一趟罗蒙他们家,以后每天早上就都到大湾村装货,他自己顺便过来吃个早饭,走的时候还会买一些包子馒头。开始的时候也就二三十个的买,后来渐渐多了,有时候罗蒙还得用篓子给他装。那个叫王向阳的年轻人倒是再没来过,刘春兰问过一次,肖树林说他不是这个时间的班,等过段时间,他们公司就会换一个班次,到时候他就不跑这个时间段了。他说这话的时候罗蒙也在场,最近肖树林每天过来装货,和罗蒙也说过几句话,不过都是一些必要的交流。罗蒙倒也不太着急,日子还长着呢,肖树林手里头还有一家运输公司,就管水牛镇到县城永青这条线,反正跑不远。随着罗蒙买回来的水牛数量越来越多,他家原来那个牛棚就显得有点挤,他想把包山的事情尽早定下来,到时候地方就大了。罗蒙倒是看上了一个地方,就离他们村子不多远,沿着村口的马路往上走十来分钟就到了。一个小山坳,里边还有一条小溪,就是罗蒙他们村子旁边那条溪的上游,旁边还有个小山包,从前有人在那里开过荒,还修了梯田,不过现在已经荒了许多年。为了这个事,罗蒙去找罗全顺问了一下。“这块地啊,你要包的话也行,但是价钱肯定便宜不了,就那条溪吧,经过咱们村,一路上跟其它几条水脉汇合,一路流到咱镇上,也算是咱们镇几条主要的水脉之一。”“就一条小水沟,算啥水脉啊?”罗蒙小的时候也没少去小溪里玩,那条小溪窄的地方还不到一米,最宽也不过三米,溪水还浅得很。“你别看它窄,等到了雨水少的时节,咱们村的庄稼可都指着它呢,再往下游走,也润了不少田。你要是光养一群牛,那就另外找个地方,实惠点的。”“我就看着那块地还不错,叔啊,你帮我问问,这要承包的话,得多少钱。”罗蒙自然不是只打算养一群牛,他还打算在那儿安居乐业呢,实惠的地方住得不舒坦也是没用。“行吧,那我先帮你问问。”罗全顺答应了下来,他虽然作为一村之长,但是他们这地方村长没啥实权,有啥事还得找乡里去问。没两天罗全顺就给罗蒙回信了,乡里的意思是,那块地不能单独承包,要包的话,就得连牛背岭上的一个山头也一块儿包下来。原来牛背岭那一片山地,已经超出了大湾村的范围,是属于王家庄的范围,据说他们镇上好几个干部都是王家庄出来的,这事说起来就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了。罗全顺本人还是劝罗蒙别包这块地,他要是愿意养牛,就在他们大湾村的范围内,随便圈块荒地养着去,一毛钱都不要他的。但是罗蒙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这块地包下来,主要是这价钱也不算高,一亩地一年才十二块,后边那个小山头虽然大,但是他包过来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罗蒙表明态度之后,罗全顺把大湾村村民全都集中起来,象征性地开了个会。说罗蒙要承包的这块山地,总共三千二百一十七亩,其中两千两百零三亩是他们村的,按照一亩地每年十二块的承包价,他们村以后每年能有两万六千四百三十六元进账,到时候这些钱是要按人头发放到村民手里呢,还是花用在大湾村的建设上,都由大家说了算,眼下的问题是,大伙儿同不同意把山地承包给罗蒙。这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反正荒山么,荒着也是荒着,他们村就一百多口人,这块山地一承包出去,每个人每年都能白领两百来块钱,这根本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大湾村这边的村民全票通过,王家庄那边也没有问题,经过商议,双方都同意承包费十年一付,罗蒙和两个村子签订了承包合同,并将合同拿到公证处公证,之后又付清了前十年的承包费总共三十八万六千零四十块,这事就算是办好了。罗蒙这三十多万承包款一到位,大湾村很快就领回来二十多万,按照大家的意思,按人头分了,每人能分到两千多块,有一些人家五六口人,一下就能分到一万多。这钱分得村子里的人个个合不拢嘴,明面上说罗蒙大手笔,私底下也不少人把他当冤大头。罗蒙这个冤大头这一次出血严重,前面买水牛本来就花了他不少钱,这一回包山,不仅把之前的存款花完了,刚到账不久的分红也花去了大半。家里老两口倒是没说什么,就是罗老汉比平时又更沉闷了一些,显然他也觉得压力大,担心罗蒙这一次会赔个底朝天。刘春兰向来不管家里的大事,自打她嫁过来,大事上就全听罗老汉的,如今罗蒙也大了,也到了能拿主意的时候。倒是罗红凤,这一天晚上刚吃完饭收完桌子,从自己屋里拿出一只破旧的布包,把包里的零钱整钱,一摞摞整整齐齐摆放在桌面上。“你这是要干啥啊?”罗蒙知道他姐要干啥,他只是觉得有些别扭。“亲姐弟也得明算账啊,这事我早就想说了,就是不知道咋开口,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这有啥不好开口的,这账该咋算咋算。”刘春兰说道。“我寻思着,光买这些牛你就花了不少钱,店里的花销就算我的,以后不论是请人还是置办啥,你就都别掏钱了,每天的营业额,五成给你,我要三成,咱爸妈也拿两成。你看咋样?”罗红凤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我们要什么钱,我们不要,你们姐弟俩分分就得了。”刘春兰连忙推辞。“干嘛不要,又是帮着养牛又是帮着挤奶做馒头的,给两成算少了,我就不要五成了,现在包了山,以后也帮不上多大忙了,甭给我那么多。”虽然刘春兰和罗老汉是不给钱他们也愿意帮儿女干活的,但是罗蒙也不愿意让父母做白工。“都说了店里的开销算我的,你要是去帮忙,我还得给你开工资呢。另外,学校那边,还有以后别的地方跟咱拿包子馒头,不经过我店里的,货款你就自己收着,咱们就不跟着分钱了。”罗红凤笑道。“要不我也三成吧,咱爹妈一人给两成。”罗蒙拿三成的话,不一定能拿得回成本,不过对于家人,他也乐得做一回冤大头,何况他也不能光指着这家店面赚钱,现在承包了荒山,他以后路子就宽了。“不要不要,一把年纪了还要那多钱弄啥,到头来还不是你们的。”刘春兰还是推辞。“那也先攒着,手里抓着钱多好,腰杆子多硬,谁的脸色也不用看。”罗蒙就是希望父母可以多一点保障。他自己自然是不能给老人脸色看的,罗红凤大概也不会,可下面还有高美慧高美玲呢,现在孩子还小,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罗老头跟刘春兰要是活得久,说不定还能抱上曾孙,谁又能保证他们个个孝顺。经过一番推让,最终刘春兰还是答应先把这个钱收着,等以后他们姐弟俩要是缺钱,就跟她吱一声。但是罗蒙和罗红凤姐弟俩心里都有一种默契,以后他俩谁要是缺钱,可以找对方借,就是不能动父母那份钱。既然地方已经承包下来了,罗蒙就想找个地方把牛棚搭起来,他在放牛的时候,顺便熟悉了一下自己的地盘,简单地做了个规划。后面那座大山头目前就先不去动它了,以后倒是可以种点草药什么的,板栗核桃之类的也能种一些。下面坡度小一点的山坡上可以种果树,旁边那个小山包,还有一些更平缓的地带,到时候可以开出来种点庄稼什么的。罗蒙正琢磨着呢,那边罗红凤又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是让他去一趟店面。“啥事啊?”罗蒙问她。“县二高三高的人都在我店里呢,说是让咱把他们食堂也供上。”罗红凤也有些无奈,前几天刚刚买回来几头牛,她店里的东西虽然还是不怎么购买,但比前阵子也算是好了一些,没想到又有学校找上门来了。“你就跟他们说供不上。”罗蒙一口就给回了。“说了,就是不走啊,非说要跟你谈谈。”人家好声好气地说话,罗红凤总不能拿扫把赶吧,人就是不走,你能怎么办。“你等着,我一会儿就过来。”罗蒙不想让罗红凤为难,这个坏人还得他自己去做。罗蒙给罗老汉打了个电话,让他过去看着牛群,自己就往镇上去了,还好现在刘春兰不用去店面,美慧美玲两姐妹也不愁没人照顾。“呦,这就是罗蒙吧。”罗蒙一到店里,就受到了热情的招呼。“你是?”罗蒙看向眼前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我叫梁德喜,是咱们县里三高的,这位是包其富,咱们二高的。”梁德喜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你们俩怎么走到一块儿去了呢?”罗蒙笑问。这县二高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升学率和县一高旗鼓相当,就是每年考取重点的学生少点,而三高从前不叫三高,叫耀祖中学,是所私立学校,这几年不知道怎么的,好多人就管他们学下的高中部叫三高,其中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罗蒙也没去了解。“嗨,都是管食堂的,日子久了就都认识了,那郭胖子忒不厚道,有好东西也不跟咱吱一声。”那梁德喜半真半假地抱怨说。“我现在供一所学校都觉着吃力,而且我给他们的价钱想必你俩也听说了,根本没钱赚。”罗蒙这话意思很明白了,就算能供上货他也不供,为啥,没钱赚啊。“这事我们也从郭大锅那里听说了,大伙儿都说你风格高,这年头这样的年轻人那是真少。”那边包其富也给罗蒙戴起了高帽。“可是你看哈,他们一高的学生是学生,咱们二高三高的学生也是学生啊,咱不能因为人家孩子考不上重点高,就不给他们好的待遇啊,你说对吧?”梁德喜这意思,还是要罗蒙按一高的价钱给他们供货。“那我要是有能力,巴不得给全国中小学校都免费派送过去,可惜咱不是没这个能耐吗?”罗蒙根本油盐不进。开玩笑,高中学费一个学期就要两三千,学校不肯出点血,尽想到他这里占便宜来了,真当他罗蒙是冤大头呢。他要是每一所学校都支持,那还怎么显出自己对母校特别亲厚?第11章住牛棚挤牛奶无论梁德喜和包其富两个人怎么说,罗蒙都不肯做出让步,在他们这地方上,不管你到哪里买东西,从来都没有包邮这一说,只有批发价和零售价。罗蒙最终答应等过阵子买多几头水牛,把他们两个学校也供上,价格就按九折给,运费让他们自己付。他们二人见再多说也没什么用了,就和罗蒙相互留了电话号码,让他什么时候能给他们供货,就先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县里三所中学都来找罗蒙拿货了,他们水牛镇山的学校倒是没什么动静,水牛镇就一所中学,基本上没有竞争,不像县城里的中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备还是食堂伙食,都得跟人家比。再说卖罗蒙家的包子也没多少钱赚,镇上的中学没动静也是正常,反正学校里的住校生要是想吃的话,让走读生帮着买几个就是了,方便得很。要按给二高三高的价格卖的话,利润虽然还是薄了点,但是罗蒙就已经多少能赚到点钱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买水牛盖牛棚,山头已经包下来了,地方也选好了,这一天早上做完包子,罗蒙就跟曹凤莲打了声招呼,说自己一会儿要去搭牛棚,让全顺叔帮忙喊几个人。结果罗全顺到村子里一说,全村人都出动了,大家伙儿前阵子都分到不少钱,今儿听说罗蒙要搭牛棚,就都准备过来出把子力气。原本罗蒙以为找几个人帮忙,第一天能把地面整出来就算不错了,结果来的人多,他就让人把他家院子里那些木头也运了过去。先整地,整好了地再把十几根承重的木头柱子打上去。一旁有许多妇女在扎草片子,到时候把这些草片子固定在牛棚顶上和四周,既挡风挡雨又保暖透气。关于地面,罗全顺说到镇上拉几包水泥糊一糊就挺好,罗蒙却嫌水泥地面潮湿冰凉,还不透气容易积水,反正这个牛棚盖起来也不是用一两天,干脆买些砖块铺上。离大湾村不远有个村子被唤作黄坡村,那个村有个砖厂,罗蒙他们村好多人都在那个砖厂里干过活儿,都说累得很,工资也不高,不过村民们不出去打工,就没个赚钱的地儿,所以还是常年都有人在那里干活。砖厂里大多都是做的红砖,红砖便宜,一般人盖房子都用红砖,青砖贵些,只有修寺庙祠堂的时候才舍得用。罗蒙跑去砖厂,老板跟他说红砖两毛七,青砖三毛五,他就要了青砖,因为那颜色他看着顺眼,结果买回去被罗全顺好一通念叨,直说他这娃子败家。刘春兰从镇上买回来两条猪腿,杀了家里的两只小公鸡,加了一些自家的黑豆黄酒,煮了满满一大锅,又煮了许多米饭炒了几大盆素菜,挑到地头上。一村子人就这样三三两两地坐在厚厚的枯草上,端个饭碗嘻嘻哈哈地吃午饭,气氛好得跟春游似地。人多力量大,近百号人,其中好几十个都是壮劳力,一群人愣是花一天时间就帮罗蒙把这挺大一个牛棚给搭好了。甭说,铺了青砖的牛棚看起来那就是不一样,青色的地面,黄色的棚子,棚子里头还修了一道道木头栅栏,把牛棚隔成一个个小单间,每个小单间里头都还有个水槽,看着就让人觉得舒适,到时候水牛们住着肯定也不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